抱子甘蓝种植时间及其栽培方式(抱子甘蓝对环境的要求)

凹凸曼 111 0

抱子甘蓝又名芽甘蓝、汤菜等。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,二年生草本。原产于欧洲,西方各国自古就有栽培,尤以英国、法国、比利时等国栽培最多。

抱子甘蓝植株中心不生叶球,而在茎的周围叶腋产生小叶球,故称抱子甘蓝。抱子甘蓝的芽球形状珍奇,风味独特,美味可口,纤维少,品质优良,营养丰富。

抱子甘蓝每100 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4.9克、总糖8.3克、脂肪0.4克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:0.14毫克、维生素B20.16毫克、维生素C 98~170毫克、钙42毫克、磷80毫克、铁1.5毫克。其蛋白质含量是结球叶菜中含量最高的。

近年来,在我国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大、中城市郊区已有栽培,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档蔬菜。

抱子甘蓝种植时间及其栽培方式(抱子甘蓝对环境的要求)-第1张图片

1.形态特征

抱子甘蓝茎直立,较高,依品种不同,有高有矮,株高50~ 100厘米。节间长短也不同,长的可达5厘米。

茎的高矮和节间长短有密切关系,高性种节间长,矮性种节间短。茎的顶端顶芽开展不形成叶球,而每一叶腋的腋芽,能膨大发育成小芽球,小芽球直径2~5厘米,一株产生小芽球数因品种而不同,一般40个,多的有70~100个。

叶较小,近圆形,叶缘上卷,呈杓子形,叶柄长,叶面有皱纹,叶数在40片以上。

2.对环境条件的要求

抱子甘蓝喜冷凉、湿润的气候,不耐炎热,耐寒性较强,气温在-3~-4℃条件下亦不致受冻,即使是在短期-13℃下也未见受冻致死。生长期间适宜温度为18~22℃,芽球形成期以12~15℃为宜。高温强光不利于芽球的形成。

抱子甘蓝对光照要求不严,但光照充足,植株生长旺盛,芽球紧实;光照不足,雨水多,则植株易徒长,节间伸长,芽球变小。对土壤的要求以土层深厚、富含有机质、保水力强、微酸性的砂壤土或粘壤土最适宜。

3.类型与品种

抱子甘蓝一般分为两类,即矮性种和普通种(高性种)。矮性种生长快,适于早熟栽培,茎高50厘米左右,生长期较短,芽球密生,球形小。

普通种茎高100 厘米,芽球疏生而较多,多为晚熟种,芽球一株多达60个以上。虽然普通种生长缓慢,而在生产上栽培甚广,我国栽培较多的品种有日本引进的早生子特、增田子特和长冈交配早生等。

4.栽培季节与方式

抱子甘蓝以露地栽培为主要方式,平暖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、下旬,11月至翌年3月收获供应市场。高山冷凉地区宜在春季4月份播种,9~10月直至翌年2~3月收获。春播的以1~2月保护地中育苗,3~4月定植,5~6月份收获。

5.栽培技术

(1)育 苗

抱子甘蓝一般采用播种育苗。培育壮苗是抱子甘蓝栽培的关键,由于种子多为杂种一代,价格昂贵,因此最好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,夏秋播种育苗还须遮荫、防暴雨,以提高出苗率,有利于培育壮苗和降低种子成本。

如在育苗床播种,则要选择通风良好、排灌方便的地块,栽培667平方米的面积,需种量25~30克,播种床面积需4平方米,播后覆浅土,直接将遮阳网覆盖在床面上,再浇透水,保持湿润,待种子开始出苗时,及时除去遮阳网。

为了降温、防暴雨,畦上面宜搭棚继续覆盖遮阳网。出苗到定植期间,可分苗一次。育苗期间加强管理,根据苗情酌情追肥、浇水,防治苗期病害和虫的危害。当苗长至5~6片真叶,一般苗龄35~45天时即可定植。

(2)定 植

栽培田块要深耕晒土,施足基肥。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堆肥、厩肥3000千克,尿素15千克,过磷酸钙25千克,耕翻人土,耙平作畦,畦宽1.2米,矮性种每畦种两行,株距40厘米,每667平方米种植2000株。

高生种,每畦种一行,每667平方米栽1200株左右。

(3)田间管理

抱子甘蓝由于生长期长,除施足基肥外,还需根据生育期适期追肥。在定植后4~5天,施活棵肥,定植一个月后施催苗肥,促进植株营养生长,在结球期前植株外叶最好达40片左右,第三次追肥在芽球膨大期进行,第四次追肥在芽球采收期进行。

施肥种类以人畜粪水和尿素液均可,一般每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~15千克。要注意中耕除草和根际培土,以免刮风下雨时植株摆动,影响芽球形成和膨大。在多风地区,应用竹竿或树枝插苫。

茎秆中部一旦产生小芽球时,即将下部叶片摘除,有利于通风透光,促进芽球发育,采收芽球方便,同时应摘去顶心,减少养分消耗。

6.采收与利用

抱子甘蓝各叶腋所生芽球,顺序自下而上逐渐形成,所以要多次采收,--般需经6~7次才能采收结束,每667平方米面积产量一般在1000~ 1200千克。小芽球的食用方法较多,可做汤菜、清烧、清炒、凉拌、泡菜、腌渍、烩菜等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